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耍廢

躺下
睡著還是醒著
癡呆的臉對應屏幕爍閃不已的藍光
春秋二字揮毫的回憶
斷裂死亡
興或還有重生
只將視線聚焦於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自殺者的錯

沒有人嘗試理解,而只說他們真傻

絕路上孤孤單單,現實中無盡哀傷

是社會冷漠了,還是人們冷漠了,只有當聞嗅到死亡或者接近死亡的血鏽味,才想起對某人的不禮貌不合理排斥與面對,但post完動態後一切故態復萌,再來一些名嘴、記者或者生前的朋友們的倒戈,只有生命實際存在的虧損,才會讓他們感到優越,一瞬間哭天搶地,一瞬間鴉雀無聲。我是想起好幾年前的故事,有個歌手也同樣走上了絕路,但是隨之後的輿論只有一昧的說她太傻(她自然再也聽不見),沒有考慮過父母、親人、朋友....etc的想法,自私且自以為是的處決了自己的生命。

想起法國哲人所言:「對於自由最高的命題大抵是人們能否透過自決自裁自己的生命。」

是阿,自己的生命,活得好或活得壞,都是自己的生命,活得好的時候沒人喝采,活得差的時候眾人嘲笑,在比與比較之間失落或者浮沉,很多人都覺得憂鬱症是病態,但誰會不憂鬱,只是往深一點多一點想了,一切就只會像是分手:「忘了吧,你再介意那些有什麼用?如果要把時間花在失落上面,不如為現實多掙幾個銅錢──阿,是說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但我確實是對這種思考模式感到厭惡且疲憊的,如果每段感情最後都只剩下遺忘,那也不需要多少成長,不需要交往,反正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迎來遺忘。

很消極吧,然後,我的好友欄上又要少去了幾個人。

好多個憶當年,最後都只是回去那種針扎的時刻、苦痛的時刻 ,想像夜晚呼嘯過街的風,然自己卻只是一抹寂寞築成的光影,運氣好的有時,在世界的圖層之上;運氣差的有時,在所有圖層之下,擔負著名為罪孽的層與層差隔。痛,並快樂著,有種病態的沉溺,起因卻始終在於對生命的忠實(但最後如果因為這份忠實死亡最終也只會換來一份「不值得」光環),求一個和解,但何時能解?

不可說的是當我上頭廢話這麼多覺得人們的生命廉價,但卻反倒因為這種廉價而十分高貴。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她走了怎麼辦

#1
我們在深夜敲鐘
把砂糖撒滿化妝桌
綠的紅的黃的紫的色素最後
都沉澱成一攤回憶的死水

#2
手是空的血是冷的
你以為她只有帶走俗物流下廢物
後來才發現胸口被挖了很大一塊
天冷時獵獵作響

#4
小夜曲畢竟不是小夜燈
點響了音樂盒點不亮穹蒼
一起躺的校園馬路
如今都切成薄薄的幾片影子

#5
出了急診室之後
你焦慮的點算手腕上一圈一圈並非年輪的痕跡
怕他們勒不斷明天卻勒緊了心

#3
補上寫在額外手帳的三首情詩
但收件者已再無收件地址
於是郵筒吐出鮮血郵差罷工只為回應
信封裏沉默的已讀不回

#6
伊人在水
我在一方

許寂寞的冬夜
一彎失眠的月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我還是沒有辦法習慣冬天》

我還是沒有辦法習慣冬天

從上個十一月到這個十一月

空蕩的頸子赤裸的雙手

記錄著那些獨自逡巡過的街口

我母親的海洋鼓盪不出暖度

而父土的城邦過冷

我還是沒辦法習慣冬天,即使

他看起來已不那麼冷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女族》



她們不以外表膚色長相聲調分類
反而以年紀分水


最年輕的一群
被她們自嘲為受囚禁的一群
相對於男族來說沒有力氣沒有權柄
所有的自由都淪喪在女身之下


再大一點卻又沒老得過份的那群
是屬於女王的一群
並非敗犬
在指手畫腳央使男族奴隸行事之餘
還得多扣上幾頂關乎性別平等的大帽子


最後剩下來的一群
則以勞動彌補色衰的無奈
七事樣樣精通
運氣好的能攜手白頭
運氣不好的就只能啼號不公


女族的興衰不入史冊而只輪轉於蜚短流長中的午後時光



p.s. 別給我扣帽子還說啥的,反正只是想到就寫了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

又開始餓了。

是寂寞的怪獸在胸口吧。

獵風呼呼的吹著。

揪著、揪著、揪著。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側寫A

那是件兔子的紅針織外套。

側面,我看見一張潔白無瑕的臉蛋微微笑著,兩只小巧耳蝸隱隱靈動於黑長微蜷的髮,頸脖以下,是件純白的小背心與一襲性感的蕾絲罩衫,彷若刻意要透出內底狂野的黑色胸衣,而順著目光再往下,是條圍繫黑白緞帶的小裙,堪堪遮住大腿根的長度,卻額外挺翹了臀的完美弧度,腿以下的最後曲線則是讓給了一雙純黑絲襪,勾勒迷人包覆。

她的出現,像是個意外閃進櫥窗的蝴蝶,沉默的每一堂課,我見她總不斷地翻開、又闔上一本本的書,纖白細長的指節捻動一個個似近又遠的故事,也兜拉著我的灼熱目光──渴望一瞥,就瞥進她心底。

這是個什麼樣的人?又什麼原因讓她不斷翻進翻出一本本書?

那是件紅色的兔針織外套 。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class

其實我已經到了不會質疑課程性質的年紀,分得出要什麼與不要什麼,但在課堂上我總惘然,一如我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時刻的分岔。

最近打開WORD就無力,但是在手機那個有夠難使用的平面上就可以....(遠目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只要熟記孤獨的樣貌

大人們總說:「你們身處在一個相對平和的世代,不必擔心溫飽,不必擔心考不上大學,反過來你們卻只把注意力放在那些0與1之間的掙扎,多一顆頭少一件裝備的數碼世界。」

為什麼突然提到,我想是因為所見所聞的一切是真的令人難過與絕望,我曾以為只要努力能夠喚醒什麼,最後喚起的,卻是自己孤獨的事實,罔論何事。

我還記得從小的時候開始,我便無法好好的與人相處,也不是刻意的假清高或者不隨俗,而是嘗試之後發現真的無法好好地融入人群,我想是一種全身帶刺的挑戰,各種高低不平,我不知道盡頭,或是知道了卻忽視,因為我覺得對我來說,那些應該不是問題,或者,是可以解決的問題,我一邊反覆聽著五月天的《入陣曲》,一邊思索著,這首雄壯卻帶著些許悲情的曲目,口中澀苦,這一整個大學時間,我到底做了些什麼?

樣米養百人 。

高長恭,名肅,一名孝瓘,字長恭,以字行,北齊大將,世稱蘭陵王,據說長相柔美,為在戰場上有效嚇阻敵人,臨陣必戴兇惡的木製面具,戰功無數,但最後卻是給皇帝賜下毒酒而死──而賜毒的理由,則是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觀賞《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但失利,追悔莫及。」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早對高長恭聲名妒嫉的高緯一聽「家事」兩字,心生警覺,賜下藥酒令死。


歷史劇本上常見的功高震主,或是現實社會中的爾虞我詐到底沒什麼差別,前些日子有個諷刺漫畫家黃色書刊說的,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會因忌妒而在背後說閒話的傢伙,你聽到會難過,但是你卻無法說他們的什麼閒話──因為他們的無能。想起大學生涯至今,也參加過幾個活動,或者面對幾些群眾,有好有壞的前進,也有慘有烈的被抹白或抹黑──但無論哪種,都不是我的面貌。

生命有痕跡,來往在自己的靈魂上留下或帶走些許,當我細數歲月在臉上留下痕跡的同時,也看見人生的履歷中許多不解之謎,我總不斷回顧那些好好壞壞,喜喜樂樂,也總是因此而迷惑質疑,到底哪種模式值得繼續,哪種信念不曾轉移,而這些,總令我一直余憶童稚時,國小的時候,作文課上常出一種叫做「我的志願」的題目,但實際上卻是包羅萬象,老師們每每說明時臉上總帶著一股歡欣,跟我們說其實這篇不只是寫你長大之後想從事的行業,也有可能是種夢想,或者一種態度,老師們眼裡閃著溫柔的星光,像是鼓勵我們去發想各種可能,我也記得那個時候的大家紙上塗寫著的志願,都是一個個美麗的果實,等待時間收成,但是如今,我以距離那個年紀如此遙遠的現在,我卻發現我不知道我該如何去做,我一直迴返的印記,一直散逸漂泊的夢,那些無數個夢想切片如今構成的,卻是一個四不像的我。

我不知道該往哪個地方前進,也不知道是否該就此後退,課本上書寫的仁義道德,在大家眼裡只剩銅臭氣味,沒有絲毫高潔清明的景象,而人心不斷被腐蝕,不斷不斷,我看見有些朋友從築夢者轉成逐金者,數字的成長成了她唯一的喜樂,我覺得悲哀,但我也同時傾羨她的快樂,只是幾個數字與數字之間的跳動,再無高中時期書信來往的苦痛與悲哀總是一次次的想,一次次的自我劃線,而在今年,我生日之際,有個差不多在五年前左右的文藝營朋友留言 :「願你一直保有自己特別的樣子 不畏懼他人目光」我想我始終是忝居這麼漂亮的一個詞彙,畢竟,就算我可以假裝自己毫不在乎,但實際我知道底心那只膽小鬼是會不斷不斷的挫折與害怕,每一步是否踏錯,還是又做了些什麼無法挽回的,一個又一個的人錯過,其實都給他刻上越來越多巨大的苦痛痕跡。

但即使如此還是得前行吧。

無論多麼悲痛。

無論多麼苦難。

無論如何無論。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生日過後

手裡捏著新的硬碟,是二十二歲,我跨過了鴻溝。

腦子裡總環轉著為什麼,往前或往後。

如果例行的要來段總結,我想我大抵只能總結出上學期末到這學期初,所有的暑假與所有的工作,移動與行走,希望與落寞。

先來說說工作好了,進了一階,從底下人變成管底下人,第二屆充滿活力與朝氣,不過也同時分外安靜,我說的是我底心不斷行蘊的小人頭,朋友畢業完役後找到工作,我卻還在大學裏頭廝混,心口依舊悶,未來依舊遙──不可及。

再來是駐村,下鄉服務,我曾以為所謂的下鄉就是一群有理想有幹勁的人一同在村落裡做事,但整體看起來卻比較像是勞改,被流放,來的人永遠只想敷衍了事,結局,或許吧,某些人有成長,某些人只是靠著那一張臉皮花花嘴,口頭說著來挑戰自己,實際卻只是遊玩遊憩,沒真格的想去做某些能改變的事情。

其實提到這裏我是萬分悲慟,或許是我的想法過於老舊,或者又如何,但我真的不大能接受每件事情都用拖延,最後時間不夠就放棄的爛戰術,我看了好多好多次,明明前一天沒有異議的事情,最後卻一一的被推翻,還不準人去翻以前的會議紀錄來說嘴呢,有些乏了,最後我只能說看清了許多,包含本科系的特質等等,我逐一逐一的理解,也清楚了為什麼我會有今天這些資歷與能力,更明白了為什麼我會像顆皮球般地被踢來踢去──要求,甚多,我明瞭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但是完整卻是能夠輕易地看出來,如果連完整都達不到,你來某地並不是為了什麼意義或學習,而只是為了打混摸魚,口中說得崇高,實際上只是堆屁。

而後,也緩步的逐漸走開,我不斷回想除了現實中發生的事情之外,我的回憶有些什麼更動,一盼,就盼著了父親回台,看著那逐日消瘦的背影,我想我就只是個孽子,惡性沉重,父與母是我內心的一道高牆,而即便我再怎麼書寫他們的煩惱他們的憂愁他們的離鄉他們的回歸都只是更明確的告訴我,冰冷,我早已忘卻該如何與他們對談與溝通,是家人,也是最遙遠的第三人。

渾渾噩噩的又回到賃居處,看著床旁邊滿堆的書山書海,油然寂寞。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尚未設定標題)

除了我,沒有人知道他是有罪的。

最大的冤孽,一切的汙塵。

除了我,沒有人知道他是有罪的。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尚未設定標題)

42天了,我望著遠方牆一截我們塗鴉上的海浪出神,每天點數日子過去,隨著計畫不斷的推延轉及,我的心境也大不同前。

什麼時候要離開?我雙目欲淚。

豐年祭第二天晚上回鄉年輕人摟著我的肩說:「我很感謝你們、來到我們、村落,雖然外頭、都說我們原住民只會、喝酒,但你們是真正的來生活、學習、記憶我們這些文化,我在、此由衷的感謝你....」邊打著酒隔邊說完這一串的他又踩著步伐遠去。

在街上被攔阻的時候,INA與FAGI們臉上的笑容,太陽將他們的酒精曬出,但卻又是以著如此可愛的形式,他們教我們歌唱,與我們閒聊,即便國語說得不好,仍是努力的拼湊出隻字片語來解釋剛剛一長串他們族語意思,我心黯然。

家,家的印象何在?

我每年每月每日都在問己,抽象的,具體的,還有多少不知名的,但總是暗自神傷落淚一如此時,望著那海浪,我回憶起自一開始到現在的點滴過程,我們從對部落一知半解的外人,到現在成了INA與FAGI們的寶貝,一同歌唱,一同學習......還有好多好多,我看見是他們眼底很久不見的那份驕傲,自己族裡的青年,逐日茁壯。

我是融入了一點異音節的哀傷,在連日大雨的洗刷後逐漸純然,也在我的肉軀上結了一層厚厚的繭,包裹住新的鄉愁──我從何處來,又要回到何處去?

在淚光閃爍的孤獨中,我依舊望著牆上那片模擬的海洋母親,唱著古老而沙啞的歌.....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沒有設定標題)

還是維持著一貫的名稱,沒有設定標題像這陣子的人生,未來有多遠夢想有多大,摸不著碰不上的,都不能算話。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豐年祭與鄉愁



ho I na ho hi….ho he ha hi….」耆老的歌聲在腦內不斷循環,我想起那四日的狂歡,遠從台灣各地的青壯年一同湧回永福,在月光的照映之下手拉著手,肩併著肩──那時,我們不是外來客,而是跟他們相同身為永福青年的一份子。
揉著雙腳,這是豐年祭第四天,因為膝蓋的舊傷禁不起連日的操勞,一口氣崩潰,我半瘸著腳,回想這幾日的境遇,不由心頭泛起了笑,是呀,我記得那個二十三號先生,從基隆港口回來的部落青年,一開始把我們當作觀光客罵,但是後來知道我們將在這裡住一段時間,甚至與村落一同推動些許計畫的時候的靦腆笑容,親切跟我們解釋村落習俗,甚至在往後的每一天繞到我們面前都會特別指導舞步,但這邊也有另外一個故事就是,我還記得好幾天過後,夜晚在村落中散步,他醉醺醺的走到我面前說:「年輕人,我很欣賞你,連續四天你跳的舞蹈都特別出眾,當別人往前,你就往後,而當別人往後時,你卻又往前…...」說完後,他又搖晃著腳步悠悠走開。
現在想想,或許,這就是我為什麼漂泊至此,三年來,我始終追逐著一種模糊的鄉愁,朦朧中彷彿有一條路,卻又不知道實際延伸往哪,我不斷的離鄉回鄉,不斷的在故地新街落錨,卻始終感覺好似缺了些許「實際」感而一事無成。原鄉逐漸丟失,但新城也尚未融建的此刻,我感覺孤獨,卻又不知鄉何鄉,愁何愁的無奈,一直想要說些什麼,卻像是唱一首低婉的小曲細細流瀉,我遠望,幾公里外連綿的山脈,回想這幾年的時光,或說,這幾年的因緣,一直以來走在城裡,那些曲扭蜿蜒的路子,若說真有陽光,我想大概也灑在遠方,也常出走聽海,一個人遙眺,沒有目的,沒有方向,就只是將視線拋得遠遠遠遠,一切無無明。
渾沌的,曖昧的,還有什麼未曾提及的?
桌上桌下的空玻璃瓶未曾給出解答,而我還在沉淪,或者掙扎求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多年前還年幼的自己,只需看望一本書就能將孤獨拋擲至一個定點的自然自放,如今卻是個即使擁有山河還會恐懼黑夜的寂寞分子,最常寫的是日曆,在牆上逐漸削薄,而後是青春,帶著流浪放逐之感的空洞孤城(愛情在此時貌似以主軸貫穿,朦朧中一切是愛,朦朧中一切又可分可離),我以為我掌握的,卻又只是一段零散細碎的囈語,我在這異地,莫名地捲起惆悵的長浪,一波一波,我能否如同那些部落青年一般準確知曉童蒙的山林與大海?記憶耆老們的歌聲一如記憶這時代的暴力與被迫放棄那些異音節勇士之名的苦痛?
我沉默的敲擊著鍵盤,誠實記憶此刻心中浮沉的慾念。
我來自哪裡,我想或許又得加上一筆 Morenos

彩繪


部落很靜,孤獨卻成了種常態,死亡蹲踞於暗處,然夢未醒,人長醉

我看著遠方,或者說是此刻枯坐的台階,一層白漆後又染上的五顏六色,這是我們暑假開端在這部落推行的第一個活動「把人找回來」所留下的跡痕,雖然才完成不久,但此刻撫摸著它的我,卻像是離家已久的旅人重新回到原鄉,看見自己相熟物事而感動得熱淚盈眶,保持沉默。

前幾天與回村的年輕人們做了個小小的座談,他們隨意的一句話,卻激起了我對這活動重要性的攀升,在聽完我們將在村莊中住滿整整兩個月,他們感慨著可能我們今年待在這的時間都比他們六、七年加起來還多,因為工作,他們離家,偶爾碰上較大的節慶才有得回來,但過不了多久又得回去各自的生活崗位,重新面對異地異語的考驗,我還記得那天夜晚星空閃爍,但是他們每個人無奈的話語卻將人直逼冰窖──於是才有了這個活動,我們希望把人找回來,或許他們無法真正放下工作回鄉,但是透過這活動,他們能在故鄉留下些什麼,不只是一筆兩筆色彩而是對自己故鄉原鄉的強烈認同。
 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總令我想起父親,在我高中時因為工作因素而前往中國,每年好不容易的長假,都一個箭步的跑上老家三樓遠眺,那是他從小到大印記的風景,是他故鄉的樣貌,或許聽來有些可笑,但那塊井底天空,卻是對他最直接的原鄉印象,後來,我們搬出了老家,雖然回台灣,有時卻也看他落著某種惆悵,再沒有那樣的樓台,沒有那樣粗糙的牆面供他記憶童年,記憶他父祖輩生活的地方……
           
或許我是無能在每位族人心中刻下一個印記,但我希望這卻是個契機,因為有在故土紮根,才會有能力行腳遠方。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給隊長的信



Bibi:

        見信平安,對於這幾天臨時離營的舉動我得先說抱歉,畢竟公司那邊的事情比較強硬是我無能去改變的,還有可能後來的日子我也會斟酌情況離營,小風那邊我不清楚,但是我自己這邊的專題進度卻是有問題了,原本排程好的順序被組員打亂,而我們系主任今年只收了兩組,另外一組理論上應該是會被當,那我們這組就變成他今年度唯一一本成果報告書的情況下,他跟我下通牒了,最糟糕的情況是直接押我在他面前處理,我個人是希望不要,但是畢業專題沒過就是延畢我想我沒機會開那種玩笑(….OTZ)

接著,我想聊聊關於這個計畫的全貌,首先,作為一個團隊,我們基礎的架構是:

領導:負責協調、決策,在緊急的時候應變處理
副手:提供腹案,適時的控場掌握正常的流程與秩序
文書:文宣品與美編製作
活動:配合計畫設計活動以增加與居民互動的機會
攝影:忠實記錄活動當中的每個進程與片段,並盡可能捕捉具有美感的畫面
財務:管帳,預估各項可能開銷
器材:整理與保管器材

而除了我們內部的分工外,因為這是一個競賽所以我們合理的還會有兩種外在因素影響這整個局面,分別為助力與評分者,這兩個解釋起來就簡單多了,助力的部分便是指導老師們(老蔡、方達)與水保局台東分局、永福部落;評分者則是水保局總局與固定時間查勤的小隊輔……就這部分來看,我們其實跟其他團隊都差不多,甚至因為我們地處偏鄉而被總局有所特別關照,或者老師的經驗談我們有所勝出,但我們相較其他團隊最不足的部分是「共識」,這缺乏共識不是說我們團隊不好、不合作、不和平……而指的是──面對一項事情的時候,我們無法快速地找出正確的路。

還記得老蔡常說一個團隊最重要的是什麼嗎?他說,是包容。

我知道或許大家心中都會有些小問題,而我也不例外,或許只是牢騷,但對於我們團隊每日運營的開會流程部分我覺得可以不要怕麻煩的再細部下去,畢竟開會時間目前我們都可以視當日精神狀況作微調,每次的檢討會目的是為了不重蹈覆轍,而行前會則是要預想每個可能發生的狀況來執行討論,不要讓任何意外影響到明天的活動,但在這方面我們貌似有些薄弱,檢討的部分雖然有檢討,但是細節並不詳盡,另外則是在行前會,每次都像在趕火車般的提提明日可能要做的工作,卻也沒有發配下去每個人該做的職務與狀況,這部分我覺得可以再加強,這是我們團隊的問題嗎?不,我相信每個人都沒有問題,只是缺少了很多很多經驗,而在分工的時候又不能掌握每個人的長才去各個擊破罷了。

這個計劃的操作模式有很多種,別組會有別組的不同而我們也不必比較或對照,因為他們有的我們不一定有,拿春日來說好了,至少在族語的部分我們就會得沒比他們多,但這卻不一定是我們的弱項,我們應該照著自己隊伍的獨特性,於是我簡略的只將這計畫分成兩種模式──「得獎」與「不得獎」。按照老蔡的說法其實很簡單,永福靠山面海,純樸又寧靜的特色便是台東後山淨土的最佳寫照,而我們其實要做的也不多,只是將他們的傳統包裝過後展示展現給更多的人來看來理解,其實永福這麼美。

原本順著計劃進行的部分,我們也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社區閒置空間彩繪──「與居民一同點亮慕樂諾斯」活動,接著下來便是蒐集風土民情的民俗誌與部落廚房的設計,這是我們較為大項的課題,其他細項包含資料整理後的出版品與周邊商品的研發設計一如鹽()續瓶與初級加工的特色農產包裝外銷,分割系向來講,其實我們剩下的任務就是很簡單,每天藉著空閒時間拜訪村落耆老,與設計些許部落廚房與其他周邊的包裝底稿。

部落廚房的部分由於地主收回,我們勢必得找尋一種變通的方式,其一則是如你所說,做些活動式一如圍籬與些許簡單的布置讓村落在將來有地方可以重新申請建置的時候方便處理的道具,另一方面,就是乾脆捨棄,變成部落風味餐點的設計,提供部落居民對於他們的風味餐「精緻」的概念,這點當初並沒有在計劃書上提的很明白要實體還是虛擬,於是我們可以斟酌情況選擇。

而在初級產品加工的部份則是可以去問問蔡班長、執行長跟翠霞姊,到底有什麼是我們可以現在就開始鋪陳的,而非等到後來比較趕的時候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困擾,包裝的設計不能急,但是卻能夠慢慢的把想法畫出來(不特定一個人,可以大家都畫在揉合成最終的結果),一步一步地把瓶子與外盒每個角落思索靡遺,我相信我們一定都能做得很好很好。

剩下的,我覺得就是該強調我們團隊的獨特性,老師的那句 slogan 很明白的點了──「因為有夢,所以努力,因為有夢,所以堅持;別人有的,我們不一定有,因為我們堅持做自己。」我們在社區最少也會住四十幾天,且很在地深耕的隨著居民們上山砍竹撿柴,下海撈魚收網,屋外日日起火的大灶是我們與土地最親的表徵,我們在社區生活,我們不是外人,是社區當地的年輕人……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強調的部分,因為這些體驗是只有「我們」才會領悟、接觸、碰靠得到的全部,而不是追著去年或今年看似比較完整或傑出的團隊去做一樣的事情。

另外我跟小風這邊可能可以提供的服務,其實說白了,如果離開了方便的網路與效能良好的主機外,幾乎只剩單純的體力活,跟長年的社團經驗(不過有沒有人聽我就不知道了),或許可以提供些美工,或者是些許文字整理,但我們的長才與強項,卻都被湮沒一如其實我當初都有在預算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如果我們要做些出版品,其實不必跨縣市一間一間印刷行去問,而可以透過我認識的出版社來協助印製,甚至找些知名的作家來寫序拔之類(畢竟都認識,私相授受一下大家都還可以接受)……在網路行銷的方面,在 Mozilla 的工作讓我認識了不少人,甚至到境外的美國、日本、馬來西亞、越南與中國等地,我也有些說話份量不錯的朋友可以廣為宣傳,讓更多人看見我們的生活,看見那些純粹的感動;而如果經費不足以印刷,那我們也可以提供架構網站的服務,跟執行長討論過,其實可行性是相當大的(以著現有的架構我們將之增減排列與製作一個好管理的後台系統),將我們的紀錄上傳到一個 website,透過生動的文字與圖片,將永福行銷出去,將我們行銷出去。

而最後,我覺得我們必須思索的是──到永福,我們的初衷是什麼?得獎?還是因為感動而回來這部落,期待真的能與耆老們學習那種自古自古傳承下來的文化精神,學習那些謙卑地對萬事萬物匍匐,真實真正地用身體去貼靠大地、浸入海洋的「生活」?或許我們該重新討論,得獎到底是目的還是附加效益?之於我本身,就是來體驗生活與土地,得不得獎當然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畢竟我的履歷表早已寫得滿滿,但是之於團隊每個人到底是怎麼想,又想怎麼做,我想這就需要大家自己思考,不要被眼前的迷霧遮住,而是該看清楚真假虛偽。

我們沒比別人差,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MORNOS 0705



永福,進部落的的第四天,意見開始越來越多分歧。

我不覺得日誌需要什麼美化,也不覺得必須語句通順,不是就我的專業,而是就我的經驗,你們有人有出版經驗?還是有認識相關的朋友?或許,這部份是我想多了,但是無論如何,日誌就該有日誌的樣貌,而非如何加添──失去了原味。

其實很多時候我都覺得無奈,我不知道這個團隊到底是為了什麼,還是胡鬧,每天都在堆疊著浪費時間,每天都在不斷的殞落生命,我們做了些什麼?我們實際給了村民什麼?我不斷想問,卻發現每個人都是分歧,且是毫無意義的爭執與吵鬧,我感覺焦慮,或許吧,以往的經驗跟我說這樣下去是沒有用,但我卻無能為力,對於這些,到底誰才是充滿著無力感呢?我冷冷地在心底笑著。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堅持,但每個人也都會自己的問題要面對,而這些,卻不是你一個盡善盡美或者半推半就能夠實現的,對於我來說,或許吧,我是個資工系學生,但是對於自己的天分與才情,我卻是認知在文字上,或多或少的不對映襯,但是,卻是實際的存活狀態,實際的現實狀態,不過貌似沒有人接受。

我是自命不凡,還是自以為是?

吸吐之間,充滿無奈。

往後還有四十幾天,我想起JJ的倒數,或許,也是該倒數著饅頭,準備離開。
這種無奈,只會蠶食熱情。